中小流域堤坝检测监测技术应用及发展综述
吴剑疆;曾欣;中小流域堤坝安全是流域整体效益发挥的关键,亦是当前水网智慧化转型的关键。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堤坝检测和监测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文章围绕中小流域堤坝安全防控中的检测及监测技术问题,分析、阐述了堤坝安全防控技术中相关技术应用、研究进展以及技术发展趋势。
1956—2022年新疆南、北疆河川径流变化分析
魏光辉;洪良鹏;王露阳;李江;开展干旱区河川径流演变规律分析,对于科学规划利用地表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新疆南、北疆1956—2022年径流资料,运用非参数检验、R/S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径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0余年来南疆径流增加趋势显著,增加速率为1.734亿m3/a,北疆增加趋势不显著;南、北疆径流突变年份均为1993年;未来北疆径流将呈现非显著增长,南疆径流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北疆径流存在周期为23a、9a、5a的时间尺度,南疆则存在周期为25a、8a、4a的时间尺度。研究成果对指导区域经济布局、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静荷载作用下螺杆桩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杨浪浪;吴红刚;朱兆荣;关伟;刘旭;徐磊;对于长期服役性下螺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演化规律应重点关注,特别是桩-土相互作用机制对承载性能的影响尚需深入研究。文章现场原位试验与室内缩尺模型试验,分析了螺杆桩单桩及复合地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沉降特性、桩周土压力分布规律以及桩土应力比的承担比例。研究结果表明,螺杆桩受力特征呈现出3个阶段(弹性、塑性、极限阶段),模型试验与现场试验的误差小于10%,证明了其可靠性,复合地基浅层土部位出现土拱效应。研究成果为螺杆桩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工程参考。
不同密实度条件下尾矿库漫顶溃坝模式试验研究
李倩倩;曹雨;朱明轩;潘飞飞;为探究尾矿料密实度对尾矿库漫顶溃坝的影响,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强降雨作用下不同密实度条件下尾矿库的溃坝机制。构建初期坝与子坝模型,人工降雨模拟漫顶条件,利用传感器监测溃坝过程。结果表明,低密实度工况下子坝因接触冲刷快速溃决,而高密实度工况下渗透-冲刷耦合作用延长溃决时间。两类破坏均因漫顶渗透,但低密实度危害更显著。研究揭示了密实度对溃坝模式的调控机制,为工程防控提供依据。
南票区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才庆欣;通过对南票区水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程度的分析,表明现状年地表水开发利用率十分偏低,地下水开发利用率低于北方限值,全区水资源有很大的开发利用空间,但是存在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低,城镇污水回用率低下,广大人民群众节水意识不强等问题,现状用水水平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较大的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仍处于短缺及污染状态。本文通过对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程度的分析,旨在为今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区域内如何优化配置水资源提供参考。
水资源配置理论与方法探讨
王浩,汪林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激化 ,合理配置已成为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水资源配置的内涵、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决策机制、目标度量与主要平衡关系、决策方法 5个方面对水资源配置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粗浅探讨 ,旨在抛砖引玉 ,推动该项研究向纵深发展。
论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应用
何造胜;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提出是对雨洪利用理论的创新认识和发展,是当前我国新形势下,针对河道水环境治理方法及思路的完善与丰富。规划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在帮助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方面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对城市水环境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海绵城市的内涵、目标、作用等方面作出了初步的阐释和分析,并且以罗田水综合整治为例,详细剖析了新形势下我国发展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性。
南水北调山东段干线工程文物保护对策与研究
任泽俭;阮同华;张振国;南水北调山东段干线工程沿线文物多、年代跨度长、保护级别高、文化内涵丰富,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意义重大。结合南水北调山东段文物基本情况,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对文物点的影响,提出了文物保护对策,总结了相关课题,并介绍了南水北调山东段文物保护成果以及对历史文化研究等产生的重大作用。
Geostudio软件模拟降雨入渗过程中边界条件的探讨
李全文;常金源;徐文刚;杨成;在Geostudio软件中研究边坡稳定性问题,常需要考虑降雨入渗的影响。软件有多种入渗边界条件的设置,如选择不当则会造成模拟的失真。文章通过建立假设模型,讨论了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降雨入渗边界设置的问题,发现降雨入渗边界的设置与降雨强度和土体的饱和渗透系数关系密切;当降雨强度小于饱和渗透系数时,入渗边界应设置为流量边界,即降雨全部渗入土体中;当降雨强度大于饱和渗透系数时,入渗边界应设置为水头边界。
河流健康评价研究现状与展望
张炜华;刘华斌;罗火钱;近年来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日益受到关注,水环境健康评价是推进河流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评估工具和技术手段。通过回溯国内外文献和结合新时代河流健康管理要求,从河流自身属性、社会功能和自我修复净化方面总结了河流健康的概念。重点归纳了目前现有的河流健康评价方法,研究现状和方法的优缺点、具体适用范围。最后,就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我国河流健康评价工作提供参考,为推动我国河长制工作提供相应的借鉴。

网站访问量
